杨闇公杨尚昆故里景区

百年建筑⑤ | 总览杨氏民宅布局,探究大院主人来历

2023-03-17




双江古镇,建于明末清初,位于重庆市潼南区西北部,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杨闇公、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的故乡,也是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古镇上的杨家大院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历经百年沧桑,依旧熠熠生辉,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百年建筑之美,2023年2月11日起,杨闇公杨尚昆故里景区将陆续推出十期“百年建筑”专题,带您走进杨尚昆旧居、杨闇公同志旧居、杨氏民宅,一起领略杨家大院跨越世纪的岁月风华。




杨氏民宅坐落于双江镇正街,是清末民初双江杨氏首富杨守鲁的住宅,因此地原为广袤的桑园和良田,平旷如坝,又称“田坝大院”。大院始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坐西南面东北,为穿斗式、抬梁式组合而成的悬山顶(部分为硬山顶)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16平方米,共有大小房间51间、房门108扇、漏窗300余堵,是我国西南地区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规模最大的清代民居建筑之一。2006年5月25日,杨氏民宅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院布局严谨,讲究对称,平面呈立长方形,横列四进单元房舍,纵深跨院成复四合院,有主要建筑和附属建筑两个部分。主要建筑分布于中轴线上,有前院、中院、内院和后院四重院落。 


                        


大院首列中间为正方形天井,左右对称各有一小天井;二三列为两个横向长方形大天井庭院,轴线居中,九大门通透幽深,两厢对称,后列房舍除华丽的堂屋、厢房外,还有两耳楼成对犄阁,俗称“小姐楼”。阁楼地面各有小花园,遍植腊梅、葡萄、黄桷兰等珍贵百年花木,四季飘香,形成“阁中有园,园中有阁”的微缩自然景观。如关上各列大门,便单列锁闭,形成各自的深闺小院;若开启各列大门,则各列房舍又串联相通,构成“院里有院、门中套门”的规整而紧凑的格局。






大院主人杨守鲁(1850—1918),谱名杨宣哲,是杨尚昆同志的堂伯父。早年考取清监生,后赐五品顶戴,诰封朝议大夫,又因子贵晋封资政大夫(朝廷二品官),因此大院是按照清代二品官员的住宅规格建造。杨守鲁是杨氏家族中最会做生意的人,沿用其祖上杨世绥“杨三泰”老字号,在重庆开设“川源通”大商号。他极力主张潼南设县,是潼南建县元老,作为地方上的名士,被族人推举为杨氏家族族长。






杨守鲁思想开明,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极力推崇 “耕读传家”的教育理念,不仅家藏万卷书供子女阅读,而且还开办私塾,聘请饱学之士教育子女。此外,在他担任杨氏族长时,还专门设立杨氏家族助学金制度,因此杨家子孙都有申请出国读书的机会。这也是杨氏家族人才辈出的关键,由此真正奠定了杨守鲁在族中的地位。




杨守鲁的两个儿子能诗文、通史志,长子杨尚楷曾任江苏金坛县知县;长媳陶香九,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出版古体诗歌专著的女诗人,被胡适称为“当今李清照”,曾出版诗集《绣余草》,由胡适等人作序。次子杨尚模曾任四川民政厅秘书、重庆府丰都县知事、宜昌府远安县知县等职,1915年参与编撰第一部《潼南县志》,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地方史资料。

杨守鲁的第三代孙更是人才辈出。其中,次孙杨肇熉,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后赴法国巴黎大学深造,获法学博士学位,是潼南第一个荣获博士学位的人,曾担任过苏州、上海地方法院院长,台湾高等法院院长等职。四孙杨肇燫,考取清华大学留美专科生,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机系学习,后考入哈佛大学,研究高能物理,获电机工程学硕士学位,是著名的物理学家、翻译家。五孙杨肇煇,土木建筑专家,曾参与设计修建南京中山陵、重庆小什字中央银行大厦、成都锦江大楼等。 

杨氏民宅不仅建筑规模宏大、设计巧妙,大院后人更是博学多才、人才济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品位,电视剧《凌汤圆》《母亲,母亲》《雾都》、电影《杨闇公》《重庆谈判》等影视剧都曾在此拍摄。随着影视的传播,杨氏民宅也受到世人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

 

 

百年建筑⑤ | 总览杨氏民宅布局,探究大院主人来历

发布时间:2023-03-17




双江古镇,建于明末清初,位于重庆市潼南区西北部,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杨闇公、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的故乡,也是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古镇上的杨家大院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历经百年沧桑,依旧熠熠生辉,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百年建筑之美,2023年2月11日起,杨闇公杨尚昆故里景区将陆续推出十期“百年建筑”专题,带您走进杨尚昆旧居、杨闇公同志旧居、杨氏民宅,一起领略杨家大院跨越世纪的岁月风华。




杨氏民宅坐落于双江镇正街,是清末民初双江杨氏首富杨守鲁的住宅,因此地原为广袤的桑园和良田,平旷如坝,又称“田坝大院”。大院始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坐西南面东北,为穿斗式、抬梁式组合而成的悬山顶(部分为硬山顶)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16平方米,共有大小房间51间、房门108扇、漏窗300余堵,是我国西南地区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规模最大的清代民居建筑之一。2006年5月25日,杨氏民宅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院布局严谨,讲究对称,平面呈立长方形,横列四进单元房舍,纵深跨院成复四合院,有主要建筑和附属建筑两个部分。主要建筑分布于中轴线上,有前院、中院、内院和后院四重院落。 


                        


大院首列中间为正方形天井,左右对称各有一小天井;二三列为两个横向长方形大天井庭院,轴线居中,九大门通透幽深,两厢对称,后列房舍除华丽的堂屋、厢房外,还有两耳楼成对犄阁,俗称“小姐楼”。阁楼地面各有小花园,遍植腊梅、葡萄、黄桷兰等珍贵百年花木,四季飘香,形成“阁中有园,园中有阁”的微缩自然景观。如关上各列大门,便单列锁闭,形成各自的深闺小院;若开启各列大门,则各列房舍又串联相通,构成“院里有院、门中套门”的规整而紧凑的格局。






大院主人杨守鲁(1850—1918),谱名杨宣哲,是杨尚昆同志的堂伯父。早年考取清监生,后赐五品顶戴,诰封朝议大夫,又因子贵晋封资政大夫(朝廷二品官),因此大院是按照清代二品官员的住宅规格建造。杨守鲁是杨氏家族中最会做生意的人,沿用其祖上杨世绥“杨三泰”老字号,在重庆开设“川源通”大商号。他极力主张潼南设县,是潼南建县元老,作为地方上的名士,被族人推举为杨氏家族族长。






杨守鲁思想开明,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极力推崇 “耕读传家”的教育理念,不仅家藏万卷书供子女阅读,而且还开办私塾,聘请饱学之士教育子女。此外,在他担任杨氏族长时,还专门设立杨氏家族助学金制度,因此杨家子孙都有申请出国读书的机会。这也是杨氏家族人才辈出的关键,由此真正奠定了杨守鲁在族中的地位。




杨守鲁的两个儿子能诗文、通史志,长子杨尚楷曾任江苏金坛县知县;长媳陶香九,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出版古体诗歌专著的女诗人,被胡适称为“当今李清照”,曾出版诗集《绣余草》,由胡适等人作序。次子杨尚模曾任四川民政厅秘书、重庆府丰都县知事、宜昌府远安县知县等职,1915年参与编撰第一部《潼南县志》,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地方史资料。

杨守鲁的第三代孙更是人才辈出。其中,次孙杨肇熉,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后赴法国巴黎大学深造,获法学博士学位,是潼南第一个荣获博士学位的人,曾担任过苏州、上海地方法院院长,台湾高等法院院长等职。四孙杨肇燫,考取清华大学留美专科生,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机系学习,后考入哈佛大学,研究高能物理,获电机工程学硕士学位,是著名的物理学家、翻译家。五孙杨肇煇,土木建筑专家,曾参与设计修建南京中山陵、重庆小什字中央银行大厦、成都锦江大楼等。 

杨氏民宅不仅建筑规模宏大、设计巧妙,大院后人更是博学多才、人才济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品位,电视剧《凌汤圆》《母亲,母亲》《雾都》、电影《杨闇公》《重庆谈判》等影视剧都曾在此拍摄。随着影视的传播,杨氏民宅也受到世人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

 

 

关注微信

渝ICP备2020013408号 | 渝公网安备50022302000323号 | 169579849561804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