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闇公杨尚昆故里景区

百年植物┃杨宅添清景,疏韵入芭蕉

2022-05-30

百年芭蕉


夏日杨宅 /赏芭蕉风景 

    风又飘飘,雨又潇潇,几阵夏雨的来临,让春天渐渐淡去,芭蕉可人,翠绿欲滴,与夏日的杨氏民宅相映成画。民宅内的芭蕉树是大院的第二种百年植物,眼下,在宽大的芭蕉叶中间,正垂挂着几个椭圆形的大花苞,花苞后面的杆子上结着一排排整齐的芭蕉。





    芭蕉的叶子是植物当中叶片最大的,象征兴盛、繁茂,古人喜欢将芭蕉栽种在庭院,有着家大业大的美好寓意。杨氏民宅的百年芭蕉栽种在大院主人杨守鲁的大儿媳陶香九的书房外。陶香九出生在四川安岳一个书香世家,是一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女,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尤其是在父亲陶绍绪的言传身教下,她耳濡目染养成了勤奋好学、喜读诗书的习惯,这对她后来擅长吟诗作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陶香九60岁的时候,她出版了古体诗集《绣余草》。





夏日杨宅/感芭蕉情怀 


    
芭蕉之所以栽种在这里,是因为陶香九对芭蕉的喜爱。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都曾描写过芭蕉。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中写道: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此词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来描绘芭蕉的形象,不仅准确地勾勒出芭蕉的本质特性,而且蕴含着巨大的情感力量。   



    在诗人眼中,芭蕉常常代表孤独、忧愁、离别的情绪。陶香九常以芭蕉寄情怀,在她的诗作中有一句明辰准拟剪芭蕉,为是他乡感寂寥,就表达了她对丈夫杨尚楷浓浓的思念之情。




 夏日杨宅/听芭蕉故事

    

    芭蕉,是西南地区比较常见的一种植物,而大院的百年芭蕉却非常特别,因为在灾荒年代,它还曾救过老百姓的性命。当年,老百姓没有吃的,大院主人杨守鲁为了救助百姓,发放完自家的粮食,只好用这芭蕉根充饥,带领百姓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100多年过去了,杨氏民宅内的芭蕉树如今依然茁壮繁茂,每年3月开始,它们就一边开花一边挂果了,年复一年、生生不息,成为大院内一道独特的风景。

百年植物┃杨宅添清景,疏韵入芭蕉

发布时间:2022-05-30

百年芭蕉


夏日杨宅 /赏芭蕉风景 

    风又飘飘,雨又潇潇,几阵夏雨的来临,让春天渐渐淡去,芭蕉可人,翠绿欲滴,与夏日的杨氏民宅相映成画。民宅内的芭蕉树是大院的第二种百年植物,眼下,在宽大的芭蕉叶中间,正垂挂着几个椭圆形的大花苞,花苞后面的杆子上结着一排排整齐的芭蕉。





    芭蕉的叶子是植物当中叶片最大的,象征兴盛、繁茂,古人喜欢将芭蕉栽种在庭院,有着家大业大的美好寓意。杨氏民宅的百年芭蕉栽种在大院主人杨守鲁的大儿媳陶香九的书房外。陶香九出生在四川安岳一个书香世家,是一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女,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尤其是在父亲陶绍绪的言传身教下,她耳濡目染养成了勤奋好学、喜读诗书的习惯,这对她后来擅长吟诗作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陶香九60岁的时候,她出版了古体诗集《绣余草》。





夏日杨宅/感芭蕉情怀 


    
芭蕉之所以栽种在这里,是因为陶香九对芭蕉的喜爱。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都曾描写过芭蕉。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中写道: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此词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来描绘芭蕉的形象,不仅准确地勾勒出芭蕉的本质特性,而且蕴含着巨大的情感力量。   



    在诗人眼中,芭蕉常常代表孤独、忧愁、离别的情绪。陶香九常以芭蕉寄情怀,在她的诗作中有一句明辰准拟剪芭蕉,为是他乡感寂寥,就表达了她对丈夫杨尚楷浓浓的思念之情。




 夏日杨宅/听芭蕉故事

    

    芭蕉,是西南地区比较常见的一种植物,而大院的百年芭蕉却非常特别,因为在灾荒年代,它还曾救过老百姓的性命。当年,老百姓没有吃的,大院主人杨守鲁为了救助百姓,发放完自家的粮食,只好用这芭蕉根充饥,带领百姓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100多年过去了,杨氏民宅内的芭蕉树如今依然茁壮繁茂,每年3月开始,它们就一边开花一边挂果了,年复一年、生生不息,成为大院内一道独特的风景。

关注微信

渝ICP备2020013408号 | 渝公网安备50022302000323号 | 1695798495618041.png